一些想法

一些想法

记录一下最近的一点想法。通篇以演讲口吻记录。

 

最近想把我思考过的一些东西和看过的一些东西结合起来写一些东西。今天上计算物理,我开始开始写一个很简单的c程序,我发现,有一种感觉,特别像我两年前同一个时间,我在上计算概论,很多人仍然是当时的那些人,也有一些人不在了,我就在想,我的这两年究竟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改变,是否还和两年前有着相同的态度和理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回想过过去的两年,你现在有没有仍怀抱着当时的想法,和初心。其实我感觉,我和两年之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两年前我对大学生活感到十分迷茫,然而现在也是一样,我有的时候感觉不知道我现在在干什么,未来要干什么,所做的一切又是为了什么,我有一种感觉,我只是一直一直在周围人的推搡下被这个群体的价值观裹挟着前进,偶尔离群去寻找着自己的闪光,却从没有找到一个自己的立足点,但到头来,我觉得我还是在一片迷茫中被动前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在一个群体中,我们总是必须share一个相同的评判标准和价值体系,迫使我们不得不卷入其中。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叫China's Involuted Generation,中国的内卷一代,然后让我开始思考内卷究竟是什么。这也就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1. Involution and supine.

involution, 就是内卷,supine,意思是躺平,同时还有怠倦的,消极的意思,我觉得用它来表达现在躺平的这种意思特别合适,但是这是一个GRE单词,并不是很常用,一般对躺平的翻译就是lying flat. 卷这个词可以说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一个词了,以致于我们开始将各种事情都开始扣上卷的帽子,然后我就开始思考卷究竟是什么意思,什么可以叫做卷,为什么会卷以及怎么应对卷。

其实内卷这个词最早出现这个意思是在美国的一个人类学家写的一本书,叫Agricultural Involution. 他想说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人口的增长和粮食产量增加和科技进步是不成正比的,其实就是labor的边际效益递减,因为有限的外部环境资源,多一个人所产生的产值是越来越小的。同时虽然人口越多科技发展也会越快,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科技发展往往是爆发式的,尤其是直接关系民生的科技进步,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在爆发式科技增长的间隙,它的发展是相对缓慢的,这说明什么,在这段时期,人口越多,人均产量是越少的,这就意味着人口越多每个人要花费更多的劳动以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被卷,所以卷,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有限的外部环境资源,供小于求,所导致的无谓的恶性竞争。

这就有了另一个问题,每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内卷不可能是无限的,所以当内卷达到某种程度时,必然会有人开始退出竞争,就会有“躺平”的产生,竞争的减小从而可以减少内卷的严重,所以实际上,社会还是会达到自己的一种均衡。而躺平的人呢,实际上没有人能够真正躺平,实际上他最终只是换了一个方向,换了一个行业,在新的地方做新的事情,达到新的均衡。其实我感觉这就像市场经济一样,你只是提供了一个制度的框架,市场会自己达到最优的均衡的分配。所以突破内卷,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打破共识,break the consensus,寻找自己的方向而不是所有人都去挤同一个独木桥,这个世界并不是"victory or death"。

然而,打破这种共识实际上是很困难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1. motley crew

motley是混杂的意思,motley crew指的就是乌合之众,但是乌合之众那本书原标题就是"the crowd"。里面提到的一点就是当你处在一个心理群体之中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和群体形成相同的朝向。尤其在现在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心里群体就更容易形成,比如你看一个什么评论,你发现所有评论都是同一个评价,你会对其产生相同的看法和评价。但是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事情的记忆时间却缩短了。我前几天听了一个通选课,改革开放史,第一节课的主讲老师是章百家老师,他是中央党史研究院改革开放史的主任,他也是北大校友,北大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学生。他讲的有几点我印象比较深,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他说写改革开放史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有一个就是改革开放是当代史,比如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影响很大,但是过几年,他出问题了,这就不是很好写。比如马云,再过几年,不知道会怎么样,他还提了几个人的名字,我听都没听说过,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变化很快的时代,就会让人不知所措。

而个人需要做什么呢?就像我之前说的一样,break the consensus, find your way, and do your best,而不必在乎群体的凝视。而do your best, 奋斗这个词,我感觉在很多非主流语境下奋斗都变成贬义词了,我在挪威的森林里看到了一段话感觉很有启发,

“所以,有时我环顾世人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些家伙为什么不知道努力呢?不努力何必还牢骚满腹呢?”

我惊讶地看着永泽的脸:“在我的印象中,世上的人也都在辛辛苦苦拼死拼活地忙个没完,莫不是我看错了?” “那不是努力,只是劳动。”永泽断然说道,“我所说的努力与这截然不同。所谓努力,指的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 “举例说,就是在职业确定之后其他人无不只顾庆幸的时间里开始学习西班牙语—— 是这样的吧?” “正是这样。我要在春天到来之前完全掌握西班牙语。英语、德语和法语早已会了,意大利语也基本可以。如果不努力,这些能得到吗?”

当你的努力是你主动而有目的的时候,你就不再属于被动的卷了,就不再是因为别人干什么,你也干什么的被动地卷,消耗大量的无意义的时光,而是,在为了自己的青春与梦想而努力。而奋斗会不会有收获呢,我最近想到,努力和结果的关系可以认为是统计意义上的,在大量个体样本的统计结果下,我们可以认为努力和结果是有高度正相关的,但落实到个体上,这个就不一定得到满足,但是个人是可以多次尝试的,多试几次,概率总是很大的,对吧,我们总不会测量一次就坍缩到一个失败的态上去。

  1. There are always vicissitudes of life.

vicissitude是人生沉浮的意思,升沉荣辱。尽管努力和结果在个人上不是必然决定的,但有一点是始终确定的,就是没有哪一个人是永远的成功,也没有哪一个人会是永远的失败,每个人的人生总会会有自己的高潮,也会有自己的低谷。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黄西,一个脱口秀演员,可以认为是把脱口秀从美国带到中国的鼻祖了,我一直记得他的一次脱口秀上的一句调侃的话:

“现在很多新兴的脱口秀演员都很牛,觉得我最近也没有上过什么节目,也没有必要给我好脸色看,我对这个事情看的也比较开,我这个人是经历过低谷,也经历过高潮,真的吧,每一个演员的职业生涯都有点像过山车一样,有高潮有低谷,我就感觉,你现在牛就牛去吧,我在低谷等你就好了。”

ok,一点想法,that's all, thank you.

留下回复

姓名,邮箱等是可填可不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