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如此近地感受这片天空

我从未如此近地感受这片天空

这篇文章本应该是在7.26号离开昆明的时候发的,却因为之后还有华为的活动,事情太多所以被搁置了,今天突然又发现了这篇草稿,便决定还是发出来。

 

最终还是想来写一点东西,记录在昆明这几天的生活。

也许来昆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片蔚蓝的天空和感觉触手可及的云。因为是高原的原因,这里的云彩会让人感觉更近。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这样干净的天空。回想起来以前虽去过很多地方,却全都局限于中部平原和沿海,从未来过偏西部的地方,也从未去过高原。

其实我本可以有很多东西可以写,如西南联大、电影《九零后》、九场学术报告、雨中的西山或是午后的昆明老街,却发现这些写出来终归是一些陈词滥调,便不再想写。而单独想写一写翠湖,这是我在这最后一天的傍晚独自去的。就翠湖本身其实风景远不如西山,但因为是我一个人去,便多了更多自由。和大家一起固然开心,但难免会多了很多拘束。

去翠湖的路上经过了一个小吃街,许多的行人,三两成群,在一起谈笑风生。我很喜欢这种市井生活的感觉,让我感到满满的生机与活力,就像平凡生活中的点缀,朴素却富有色彩。在翠湖公园里面几乎是漫无目的地走,看湖面上盛开的荷花,看蔚蓝的天与翻滚的云,看绿油油的树。我真的太热爱这种怡人的环境了,清净而又美丽,能够让人心神宁静,于是可以允许我思考各种各样的东西。我果然还是只适合一个人。我开始思考过去一段时间的自己,开始反思这一段时间的生活。其实我颇愧疚于这学期以来的碌碌无为,我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探寻着什么,在追求着什么,彷佛一切都只是顺水推舟,不得不做的事。我很佩服那些有着卓越的志向和理想的人,他们至少有着坚定而又充实的目标,因此可以不切一顾。

西南联大精神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九零后》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那些名声响彻中外的大师们,其实在我们这个年纪和我们一样,有着相同的情感,有着相同的困惑与迷茫。我是从来不希冀成为大师级的人物的,或者说也不可能,毕竟我从未成为过在人群中出类拔萃的人,也许永远都不会。也许就是这种思想让我现今的我如此迷惘,因为我觉得成为一个普通人也未尝不可,大家都是凡人罢了。

虽说周围躺平的声音不断,但其实我发现,仍然有很多的人在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断拼搏着,还是有很多人在不断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的。我的梦想又是什么呢?有时候抛开当下短时间内的一些琐碎的事来看,我自己对于人生并没有什么大的方向,一切只不过是看着周围的人在做什么,随波逐流罢了。

 

我很羡慕那些为了仰望星空而进入物院的同学们,至少心里怀揣着那团火。回想我自己,却一直不曾对物理抱有这样的热忱和决心。但愿我终有一天,也能找到自己的路,升上天空,坠入星河,成为那束光。

 

前六段写于昆明,最后一段于武汉,困于疫情与GRE单词的上午

我从未如此近地感受这片天空》有2条留言

  1. 《九零后》在P大试映的时候,有幸去参加了主创见面会。除了博主所言的大师精神,另一点深深戳中我,其实也和这篇随笔隐隐相同的是那些去浪漫化的琐碎日常。徐蓓导演出身社会人类学,这样的背景似乎也使她执导的影片更关注人本身。《九零后》的大师们给我一种区别于很多宣教式纪录片的生活感,一种脱离于陈旧印象的活泼有趣。从《大后方》到《西南联大》再到《九零后》,同一个导演对同一段历史的认识不断具像化,在表达上则愈发柔和细腻,不禁让人感到大师也好普通人也罢,总不过一种title,底下的人都有在认真生活呀。
    (本来在树洞翻课程测评,偶然看到博主的链接,因为好奇就点了进来,看了几篇,发现我们的一些想法还蛮像的,真是开学前的一点奇妙,希望博主新学期也能继续在温柔中坚定生活~

留下回复

姓名,邮箱等是可填可不填的